top of page

🎉國際母語日快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0年發起,將每年2月21日訂為國際母語日(𝕀𝕟𝕥𝕖𝕣𝕟𝕒𝕥𝕚𝕠𝕟𝕒𝕝 𝕄𝕠𝕥𝕙𝕖𝕣 𝕃𝕒𝕟𝕘𝕦𝕒𝕘𝕖 𝔻𝕒𝕪) - 旨在紀念和支持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母語,以及保護和推廣這些母語的重要性。


🧐點解語媽媽成日都強調母語嘅重要性呢❓其實我哋這些新移民家庭都已經去到非華語嘅國家,使用母語嘅情況「買少見少」,母語喺咪仲係咁重要呢❓


💬好多移左民嘅香港父母都因為想讓小朋友盡快融入英語環境而放棄左用廣東話同佢哋溝通。📜大量語言研究已經證實0️⃣至3️⃣歲沒有打好母語基礎,唔單止對將來學其他語言有障礙,更重要嘅係會影響孩子嘅元認知(𝙈𝙚𝙩𝙖-𝘾𝙤𝙜𝙣𝙞𝙩𝙞𝙫𝙚 𝙎𝙠𝙞𝙡𝙡)。如果你仲係唔清楚母語嘅重要性,請花少少時間睇睇下面呢個故事:


//〈沒有母語的4歲男孩〉

在德國紐倫堡我任教的幼稚園,有個四歲的小男孩,就是個令人惋惜的例子。他爸爸是德國人🇩🇪,媽媽來自越南🇻🇳,爸媽之間用英語🏴󠁧󠁢󠁥󠁮󠁧󠁿溝通。孩子來我們幼稚園之前曾在中國🇨🇳住了一年多,爸爸當時常要到外地工幹,動輒幾個星期不在家。由於年紀少少同時要接觸四種語言,孩子到差不多三歲還是未學會說話,每天花最多時間照顧他的媽媽開始著急,於是選擇放棄最「沒用」的語言 ─ 她的母語越南語。


自此媽媽只跟孩子說英語,她的英語不是特別靈光,跟孩子的溝通也只在於日常生活的簡單對答,她本身的英語詞彙有限,遇到生活上眾多不同的物件,她不懂正確的英文名稱時,只能用「這個」代替。溝通雖然沒問題,但孩子沒有從她身上學懂物件正確的名稱,所學的詞彙也當然有限。


孩子缺少跟媽媽共通的母語,成為他語言發展的窒礙,媽媽有見及此,也有想過重頭開始,用回自己最熟悉的母語跟孩子溝通,可是語言專家說四歲才再學母語😢,已經太遲了,孩子不可能再以學母語的方式學習語言。那就是說,孩子不會有自己的母語。


〈母語 ─ 孩子社交發展的關鍵〉

那孩子本身很聰明,能聽懂老師的英文和德文,可是卻總是講不清楚。初到幼稚園時,他很多時只能用單字表達自己,幾個月後慢慢進步,開始會組織句子,但他說起來,還是不太清楚。

現在他每天花八小時在幼稚園,有了相對穩定的語境,德語慢慢成為他的第一語言。可是,當其他孩子一起玩時,由於他不能清晰發表意見,在群體活動上,他只能當聆聽和服從的角色,不能當領袖。當他遇上不如意的事時,他也會因為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不滿,而顯得憤怒和沮喪😔。//


語言🗣️同思維🧠係兩個互相影響嘅體系,母語嘅缺乏或者唔完整,會直接影響自我認知能力、思維邏輯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想學好英文結果放棄母語實在是本末倒置,好心做壞事了呢!



文章原文:【放眼天下 ─ 德國#1】教育工作者何潔凝:為學英文,你可以去到幾盡? https://bit.ly/3SkoLqs

Photo credit: Freepik

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